6月16日下午,吳海濤散文集《西山霽雪》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研討會由中國散文學會和北京作家協會共同主辦,北京房山區作家協會和北京金網恒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中國散文學會會長葉梅,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梁鴻鷹,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劉華新,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紅孩,《人民文學》副主編陳濤,《小說選刊》副主編顧建平,作家出版社編審興安,北京房山區文聯名譽主席、作協主席凸凹,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林榮,中國文聯出版社三編室主任劉旭,人民日報出版社七編室主任陳紅,《光明日報》周末版主編饒翔,房山區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陳玉泉,《今日文藝報》社長兼總編輯、房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黃長江等參加了研討。研討會由北京作協副秘書長王虓主持。北京日報社高級記者路艷霞、中國青年報記者李桂杰、中國作家網編輯兼記者尹超、《文學報》編輯兼記者張瀅瀅、《人民周刊》記者何娟等現場報道。
《西山霽雪》是吳海濤繼《一蓑煙雨任平生》《方山欲語》后最新出版的散文集,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由此與前兩部散文集構成“三部曲”,引發文壇的關注。
專家們認為,吳海濤這本散文集中的作品篇幅精短,語言流暢,文字干凈、清新,主題積極,充滿正能量,加之開本適中,厚薄適宜,印裝美觀、大方、雅致,版式疏朗,硬殼精致裝訂,很好讀,適合青少年閱讀和在校園中推廣。
吳海濤的作品涉及題材廣泛,視野開闊,內容豐富,描寫真實細膩,多篇散文讀來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長知識,長見識,又可獲得清新舒暢的心情愉悅和美感享受。書中的人和事,大自然中的草木生靈,耳畔的風聲雨聲蟲聲,都躍然紙上,從根本上講,這是平民意識在他的情感中起了主導和發酵的作用。他用感情記錄生活,感知世界。
書中的大部分篇什與京西房山有關,屬于“關注京西”的創作主題,與凸凹、董華等以書寫京西題材為主的代表作家作品相映成趣,形成體系。從寫法上看又自有特點,尤其注重物、事、人相融交織,情、趣共生。書中也有一部分作品是寫故鄉雄安的,是雄安的人,寫雄安前世今生,尤其今天的巨大變化。吳海濤也是在文學上實踐和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的作家。
專家認為,《西山霽雪》所記錄的都是作者生活的感悟、生命的體驗,所闡釋的都是大自然的啟示和大地的哲學。因為吳海濤是立足于生命本體的寫作,無功利目的,均是自然流淌的狀態,一如樹大自直、真金自赤,書中所呈現的都是真實情感的結晶。(今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