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是亳州歷史名人,因醫術高超被稱為“神醫”,因此又被稱作“華祖”——祖師爺。在天下敬奉醫生的廟宇中,“華佗廟”最多,最普遍。在亳州,也有紀念華佗的地方,華祖庵。華祖庵位于亳州市區永安街12號。始建于唐天佑元年(904年)。
華祖庵是傳統的“三廂兩廳正堂屋"結構,以挑檐式建筑為主;華祖庵總占地1.3萬平方米,有山門、耳房、大殿、東西殿、禪房、元化草堂、存珍齋、益壽軒、課徒館、自怡亭、五禽戲臺、藥圃、洗芝池、碑廊等建筑。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華佗的地方為什么要稱為“庵”呢?一般出家的女尼所在的修行場所為“庵”。原來,華祖庵之前只是一個小廟,因為廟里的主持是女主持,所以便沿襲了之前的稱呼。
在廟祠部分,有著一個雄偉的殿宇,殿宇內有著華佗的塑像,這是祭祀最為主要的地方,里有大量的醫史文獻和文物展。塑像兩邊刻有對聯:“五戲轉靈樞道本皇軒仙位業,四輪消劫運功參地釋佛菩提”。
華祖庵東殿北墻上懸掛的是《三國志·華佗傳》的內容。殿內一組展柜里陳列的是漢代醫用的各類陶器(復制件)。
華祖庵西殿東墻展板展示的是華佗編創的“五禽戲”的情景。華佗開創了世界體育醫療的先河。
穿過廟祠就是華佗的故居。因為華佗字“元化”,所以他的故居部分以“元化草堂”命名。元化草堂立于高臺之上,東廂名"益壽軒",西廂"存珍齋"。特別是西廂部分,有我國歷代名醫的畫像,如華佗的前輩扁鵲和他處于同一朝代的張仲景等,同時還有后人對于華佗的題詞和贊美,是一個可以欣賞書畫之美的地方。
華祖庵里有塊“華佗紀念館”石碑,是請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的館名。
繞過畫廊,進入古藥園,被垂柳吊槐覆蓋下的藥池,晶瑩綠泛,至善水榭與曲橋玉立其間。
滿植芍藥、牡丹、白菊、曼陀羅、玫瑰、棕榀等名貴中藥草及花卉的藥圃。
神醫閣、五禽戲壇、課徒館、云路橋和詩壁諸景。
穿過古藥園來到了華佗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天然形成的靈璧石,形如華佗。
華佗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是以華佗為重點介紹中華中醫藥文化發展的專題博物館。
華佗“刮骨療傷”(壁畫)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五禽戲”展臺
古代醫用器具實物展架
歷代名醫長廊
趙太丞家場景
詩壁是后人有感于華佗高明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而抒詩刻石,以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