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開場,倍能社會企業學苑創始人張菊芳介紹了此次分享會的目的。社會企業已經在全球150多個國家蓬勃發展,蘇格蘭作為社會企業的發源地,擁有社會企業發展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經驗。通過此次活動,希望大家能了解蘇格蘭政府如何與蘇格蘭社會企業合作,以共同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和社區的改變。
2018年蘇格蘭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 (Nicola Sturgeon) 和蘇格蘭政府駐華代表孟華軒 (Martin McDermott) 在北京共同見證了倍能社會企業學苑在中國落地。倍能社會企業學苑通過領導力、運營管理等共促式學習項目幫助了476人次直接受益,間接影響了2380人,提高了其對社會企業發展的認知和其領導力與管理水平。在倍能社會企業學苑和蘇格蘭社會企業學院共同合作的全球影響力網絡 (Impact Link) 項目中,直接影響到了100多位社會企業和創業者、學者、同仁和社會組織領導人。
蘇格蘭駐華代表孟華軒 (Martin McDermott) 介紹了社會企業在蘇格蘭的發展現狀、蘇格蘭政府的社會企業支持戰略與行動、蘇格蘭社會企業生態系統以及蘇格蘭政府在全球支持社會企業發展的價值和意義。蘇格蘭政府攜手社會企業,致力于共同打造更加公平、富裕、健康和幸福的蘇格蘭,蘇格蘭政府也一直在踐行此目標。2016年,蘇格蘭政府啟動了《社會企業戰略》10年的長期戰略規劃,并伴隨一系列的三年行動計劃,以開發蘇格蘭社會企業的充分潛力。截至2019年,蘇格蘭共有6025家在營社會企業,創造了高達23億英鎊的經濟價值,為88000人提供就業機會。蘇格蘭社會企業還形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社會投資與直接經費、領導力、教育與發展、商業支持、學術能力提升、國際化發展、社會創新與社群賦能等。
蘇格蘭社會企業始終堅持國際化發展道路,和全球十多個國家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在中國,選擇了倍能社會企業學苑作為獨家合作伙伴。近年來,倍能社會企業學苑致力于社會企業的培訓、能力建設等方面,為中國社會企業的運營和發展提供了深入的支持,建立了強大的學習網絡。蘇格蘭社會企業也希望能和中國的社會企業伙伴進一步攜手合作,互相學習,共同發展。
大衛·布萊恩(David Bryan) 作為蘇格蘭社會企業可持續業務部總監,擁有非常豐富的支持社會企業發展的經驗,向我們分享了蘇格蘭社會企業發展的與模式與案例。社會企業更加了解社區的需求,并且能更快速地回應社區的需求。時至今日,社會企業已經幫助蘇格蘭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在全世界被疫情困擾的大環境下,社會企業在蘇格蘭發揮主導作用,帶領社區抗擊疫情。
很多成功的蘇格蘭社會企業案例都來自農村地區。例如“為有學習障礙的人創造回收廢棄資源的工作機會”“在埃格島成立供給可再生能源的社會企業”“從當地政府接手體育館,為社區的每個人提供學習游泳的機會”“改造并運營博物館,向游客展示當地文化”“為當地社區建造教育設施和養老設施”……在蘇格蘭,社會企業不僅在解決社會問題,更在發現社會問題。社會企業幫助政府解決了棘手的問題,政府對社會企業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會議現場的互動氛圍也非?;钴S,大家積極思考,提出了很多問題,兩位嘉賓也熱情回應了大家的疑惑。例如鄉村發展的社會企業如何游說政府以獲得支持?在蘇格蘭,支持兒童、婦女、老人的社會企業如何獲得政府支持,以及政府如何支持社會企業?蘇格蘭政府未來對中國社會企業的支持方向?社會企業在中國的發展的建議?蘇格蘭政府對社會企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倍能社會企業學苑執行副苑長劉天舒分享了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現狀。雖然目前中國對于社會企業并沒有統一的定義,但是對于社會企業的核心認知是統一的。第一,優先追求社會目標,實現社會與經濟雙重目的;第二,用商業模式/市場化進行運作,提供產品或服務。截至目前,全國已完成社會企業認定的機構有351家,涉及無障礙服務、農牧漁與鄉村發展、養老、綠色經濟與生態環保等行業領域16個。其中四川省、廣東省、北京市認定的社會企業最多。中國社會企業目前主要面臨定義不明確、能力不足、缺乏政策支持、缺乏支持型機構、生態系統不完善、融資與銷售渠道單薄、大眾認知弱等發展難題。各地政府針對社會企業相繼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2022年北京的《關于促進社會企業發展的意見》。
會議最后,倍能社會企業學苑創始人張菊芳對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提出了6點倡議。第一,相互學習如何有效提供社會企業服務的經驗和模式;第二,一起關注社會問題,率先行動,解決社會問題;第三,動員政府、企業、社區等能關注探索更有效的的社會企業模式;第四,希望政府出臺政策以及配套措施支持社會企業的發展;第五,希望群眾與社區居民能更積極地參與解決就近的社會問題;第六,傳播社會企業的價值與行動。我們對社會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愿景,同時也希望大家能一起行動,一起成長與發展。